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曹霓通讯员何岩、熊妍)“海归”王能中回到家乡,发现宜昌城市越来越美,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在宜工作还能享受30万元的博士人才补贴,他选择留在宜昌,建设家乡。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张闻放弃了其他发达城市伸出的橄榄枝,到中船重工安谱仪器公司担任研发工程师,开展化学仪器分析研发工作,助力地方产业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像王能中、张闻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到宜昌、扎根宜昌。
8月31日,根据宜昌市人社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7月,宜昌全市新引进各类人才人,其中博士556人,硕士1579人,引进数量较去年相比增长了一倍。
“近悦远来”,数据背后折射出宜昌吸引和集聚人才的“秘诀”。
宜昌举办首届“330”三峡国际人才日活动。通讯员供图
优化环境以一座城的诚意礼敬人才
宜昌市委、市政府把人才作为推动宜昌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活力要素、第一战略支撑,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去年11月,宜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加快人才集聚、打造区域性活力中心的实施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在人才群体中引发较大反响。
宜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汪伟介绍,宜昌系统推进全市人才工作目标化、项目化、清单化管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管行业必须管人才”已成为各地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行动自觉,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最新人才政策、配套完善实施细则,全市上下形成“1+4+N”的人才政策体系,让人才工作干有方向、行有指南、推有格局。
今年3月29日至31日,宜昌举办首届“330”三峡国际人才日活动,打造宜昌人才的专属节日,向全国乃至全球推介宣传了宜昌爱才诚意和引才决心。一系列重大谋划、重大政策、重大举措在宜昌持续推进落地,全城重才敬才爱才迎才蔚然成风,“礼遇人才”成为宜昌最美的风景。
为新引进人才发放补贴。皮雪静摄
出台政策真金白银厚待人才
根据宜昌市发布的“1+4”人才政策,除了为来宜人才发放综合性补贴,还会发放“宜才卡”,通过注册使用“宜才码”,提供奖励扶持、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服务、交通出行、文旅消费等9大类15项服务。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效应正逐步释放和持续放大,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择业宜昌。
截至目前,全市已发放人才综合补贴5.06亿元,共惠及名人才。真金白银的“红包雨”为新引进人才解决了诸多实际困难。
王能中是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今年3月新引进博士,他告诉记者,除了享受到了30万元的人才生活补贴,单位还解决了他的住房问题和家属的工作问题,为他免去后顾之忧。“在短短的半年的时间内,我的科研工作也有了初步的进展。”王能中说。
围绕提升人才政策竞争力,宜昌各县市区也积极出台人才新政,抓政策创新和落实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市人才工作格局不断深化,区域人才发展政策协同机制逐步形成。
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项目在宜昌开工。通讯员供图
以产聚人搭建平台留住人才
“同等科研平台或单位中,宜昌的人才待遇更好;同等人才待遇的工作中,宜昌的产业跟个人发展方向更契合。”这是宜昌新引进博士张闻给出的留在宜昌的原因。
占地4000亩的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图片来源宜昌发布
近年来,宜昌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现代特色农业等产业集群,为青年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引进培育力度,以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促进青年就业集聚。
目前,宜昌正加快推进省级人才创新平台、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宜昌科教城、三峡青年城等规划建设,积极搭建人才聚集“强磁场”,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让高层次人才留得住、融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