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李孟)近日,江苏苏州放宽落户限制,租房即可落户的政策引发关注。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开展“抢人大战”,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并放宽落户限制,使得外来人口能够在工作、生活之地落户。但同时,“户口来了人没来”的情况也在发生。
12月22日,苏州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明确畅通其他道,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政策规定,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租户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户,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区落户。同时,苏州与南京实现积分落户居住证年限和社保年限积累互认,探索苏州与无锡、常州等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积累互认。
除苏州外,多个城市也已行动起来,调整户籍政策。江苏无锡取消江阴、宜兴行政区域内的落户限制;福州、广州、青岛也调整户籍政策,降低落户门槛。
近年来,成都、杭州、南京、深圳等多个城市加入“抢人大战”,推出户籍改革政策。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多地选择通过降低落户门槛吸引人才。还有城市推出购房和租房优惠政策,为人才发放生活补贴和就业补贴,以期吸引更多人前往就业。但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现实中也存在落户城市与工作生活的城市并不一致的情况。
2018年,硕士毕业的小孙留学回国后,选择在上海落户。小孙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自己所在的公司总部位于上海,自己的社保和公积金都在上海缴纳,根据上海的落户政策,小孙能够在上海进行落户。但实际上,小孙一直以公司外派的身份在北京办公室工作,且并没有前往上海工作生活的计划。
“北京落户比较难,能在上海落户就先占着位置,也许以后用得上。”在小孙看来,自己在北京积分落户难度大,上海户口同样能够享受更好的资源,但这对于自己而言属于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自己并不会因为落户上海就选择去上海发展。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一线城市工作机会多,但落户门槛相对较高,而近年来新一线城市逐渐降低落户门槛,不少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选择去周边的新一线城市挂靠户籍,但落户后仍然在一线城市工作。
事实上,部分城市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防止“户口来了人没来”问题出现。早在2018年,天津推出“海河英才”计划,全日制高校本科毕业生不超过40周岁可以在天津落户,吸引了不少在北京工作的人通过该途径在天津落户。据了解,其中不乏只想落户但并不去天津发展的人。随后,天津打出的“落户先落档”的政策“补丁”,以及“在外省(区、市)有工作单位的人员,不能按在津无工作单位落户”的新政解读,一定程度上阻挡了试图“空挂户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