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齐头并进 优化营商环境经验获国务院推广

北京上海齐头并进优化营商环境经验获国务院推广立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核心阅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司法部等,研究起草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征求意见已经结束。按照《国...

北京上海齐头并进 优化营商环境经验获国务院推广

  

北京上海齐头并进优化营商环境经验获国务院推广

  

立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

  

核心阅读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司法部等,研究起草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征求意见已经结束。按照《国务院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在拟制定、修订的42件行政法规中,《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即在其中。

  

□本报记者张维

  

这一次,作为中国毫无争议的经济龙头、双子星城市——北京与上海,再次齐头并进,成为领先中国营商环境的示范高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复制推广借鉴京沪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通知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刻转变政府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积极成效。其中,北京市、上海市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对标国际先进,推出大量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城市作为中国城市的代表,均参与了2018年、2019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作为样本城市,上海权重为55%,北京为45%。“上海和北京的营商环境总体质量比较理想,无论是政府方面的积极作为,还是相关制度政策的落地实施,都很不错。再加上,作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所选定的城市,两市代表中国先走一步,也大大促进了本地营商环境的优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林日前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视在持续加强。记者日前从司法部获悉,《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司法部等研究起草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征求意见已经结束。按照《国务院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在拟制定、修订的42件行政法规名录中,《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赫然在列。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制定出台对于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将起到重要作用。按照相关部门公布的消息,这一立法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作为世行评估样本城市

  

北京上海交出不俗答卷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被认为是投资的风向标。在2019年的报告中,中国在多项指标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018年10月31日21时,世界银行发布《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以下简称《世行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已从去年的第78位跃升至今年的第46位,提升32位,首次进入世界前50,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的中国最好名次。

  

《世行报告》指出,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10个主要一级指标中,中国在“开办企业”和“获得电力”两个领域的营商环境获得了显著改善,使得中国成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唯一一个进入2019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10大最佳改革者名单的经济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纪录,共有7项,位列当年营商环境改善全球排名前十。比如,在“开办企业”方面,中国通过推出网上注册系统和简化社会保障登记流程,使该指标的全球排名由去年的93位上升至今年的28位,大幅提升65位。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方面,中国不仅通过简化申办施工许可、竣工验收流程和新建筑的不动产登记使办事更便利,还改善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对建筑施工专业人员实行了更严格的资质要求,从而加强了建筑质量控制。该指标大幅提升50位。在“纳税”方面,中国通过取消营业税,以及实施多项行政管理改革缩短纳税合规时间,使该指标排名由去年的130名上升至今年的114名,其中,纳税次数由9次减少到7次;纳税时间在2017年提速20%的基础上,再次提速30%,减少65小时,为142小时/年。

  

显然,这些表征中国营商环境的成绩,是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卓越贡献。在近日国务院要求全国复制推广借鉴的改革举措中,均可看到这些为世行所认可的改革措施:实行开办企业全程网上办,压缩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全面推广电子营业执照,优化印章刻制服务,实行社保用工登记“二合一”;实行客户用电线上报装;提供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服务,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查询和现场自助查询服务;纳税“最多跑一次”;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公开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口岸通关提前申报;建立“基本解决执行难”联动机制等13项改革举措。

  

一天拿执照当天领发票

  

企业需求成为校准坐标

  

在北京,“一天拿执照,当天领发票”的神奇速度绝非传说。

  

近日,在北京市海淀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了前来领取营业执照的李女士,也见证了她使用智能自助打照机,“秒”印营业执照的简单快捷。

  

海淀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海淀区,企业开办必备环节缩减至1个,开办时间缩短至1天。通过采用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已率先在全国完成营业执照和企业登记档案的自助查询及打印。

  

在对海淀区司法局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场主体所能享受到的方便快捷不止于此:比如,在不动产交易场景中,通过相关数据共享上链,办事人员不用再提交京籍身份证、结婚证或离婚证、房产证等材料,提升窗口办事效率,降低履职风险。现场核验材料由7份减至1份,核验时间由15分钟减至2分钟,实现不动产交易的线上“一步”、线下“交一份”、“跑一次”。

  

打造“AI+人工”客服新模式,向办事企业提供多元化咨询服务,服务时效拓展至7×24模式。

  

在街镇个人事项方面,已有101个事项实现了“一网通办”,占总体事项的比率超过50%,截至目前个人事项网办量已达4579件。

  

此外,海淀区还率先搭建“多规合一”协同平台,核发社会投资类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实施全程电子化招投标,电子化招投标数量和投资额均位居北京市各区第一位。全面实现施工许可全程网上办理。精简施工许可审批要件,施工证许可申报材料由原有的13项调整为4项,通过信用管理将原有的前置审批调整为承诺制。全面推进联合验收工作,目前已有13个项目完成了联合验收工作。梳理提出社会投资新建简易低风险工程项目线上申请不见面、线下最多跑一次“一二五七”海淀服务模式。

  

所有的改变都以企业的获得感为依归。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感受,始终是营商环境改善最有分量的校准坐标。在1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吉宁给出了相关例证:最近两年,一大批外资企业,包括比如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以及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等一批知名外资金融及服务机构纷纷落户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关村(9.180,0.00,0.00%)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高精尖产业蓬勃发展。去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将近5000亿元,大概占全国的三成;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近十年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5万家,特别是金融、信息、科技等优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

  

法治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相关制度立改废释

  

在上海,企业也同样在营商环境优化上有满满的获得感。

  

近日,上海市政府举行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全球能源巨头道达尔集团和全球智慧能源科技领军企业远景集团合资成立的景旦新能源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与长宁区签约。签约仪式上,公司首席执行官孙捷向媒体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合资企业注册资金为1亿元人民币,我们本打算年内投资3亿元,因为上海优质营商环境的溢出,我们已经准备把年内的投资计划放大到5亿元。未来5-10年内,我们每年将在中国投资10-15亿元人民币。”

  

在上海市司法局行政法治研究所副所长王天品看来,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中的许多做法值得肯定:一是从工作机制上予以保障,形成了合力。今年2月,上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的意见》和《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实施细则》。“这个法治保障共同体既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也包括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市司法机关,还包括上海的高校研究机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对优化营商环境中遇到法治保障问题进行研讨交流,以便形成合力,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

  

二是从制度建设上予以保障,形成稳定预期。2018年9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通过政府立法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整合,加强业务的协同办理,企业办事线上一个总门户、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和便捷度。2019年3月,《上海市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公布,明确对涉及工商、质监、食品安全、消防等多个行政执法领域的34项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根据有关规定不予行政处罚,旨在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新业态、创新型企业在发展初期提供更加宽容审慎的制度环境。《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于2019年8月16日公布,并于10月1日开始实施。该办法对企业利用公共数据开展科技研究、咨询服务、产品开发和数据加工等无疑又是一个重大利好。

  

三是重视市场主体的关切和感受。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营商环境好不好,不能唯世行排名,关键要让企业和群众评价,看他们是点赞还是吐槽。”上海市政协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中把重点放在企业的感受度、满意度和获得感上,先后召开了16场企业家调研座谈会、深度访谈了120名在沪企业家,完成了1077份营商环境的结构性评估问卷。

  

以法治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而营商环境也给法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全国上下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中,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在发生显著变化,更加注重把营造发展环境作为重要政绩;市场导向的改革评价机制也因此逐步形成;与营商环境相关的立法审批服务执法司法水平得到提升;形成了一大批可加复制推广的优化营商环境案例。

  

叶林说,无论北京还是上海,都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也各有各的特点。比如,上海司法局在其中积极发挥作用,北京积极与民间智库开展协作。两个城市都充分调动党政相关职能部门,如市场监管、发改委、商务局、税务局、司法局、法院等的积极性,以此推动了司法改革及相关制度规范的修订,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法治建设。

  

叶林告诉记者,要尽快推动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充分推广复制借鉴北京、上海的经验,带动全国营商环境的持续有效优化。中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例如国企占比较高、行政机关权力偏大,我们也有自己的产业政策及明显的区域差异,所以在发展营商环境的过程中既要参考世行的标准,也要结合中国国情,拿出适合我们的具体举措。

  

来源:法制日报

  

举报/反馈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经本站整理和编辑,仅供交流、学习和参考,不做商用,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不拥有所有权。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站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