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些人可领补贴,税收、租金等也有调整,一图看懂→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介绍,为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市政府研究制订《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防疫和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对抗疫一线人员给予临...

上海这些人可领补贴,税收、租金等也有调整,一图看懂→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介绍,为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市政府研究制订《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防疫和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对抗疫一线人员给予临时补助补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等21条具体政策措施。详情↓

  

  

发布会上

  

还详细解答了这些问题

  

  

1、前两天国家层面出台了针对工业稳增长、服务业纾困,出台了一些政策,今天早上阮青主任介绍了上海刚刚出的21条的《若干政策措施》,力度很大。在这两个行业领域,上海有具体的配套措施吗?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介绍,今年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印发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我们结合上海实际,制定形成了我市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支持政策、服务业纾困政策汇编和申请指南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其主要内容已在《若干政策措施》中得到了充分反映。这几个政策是“1+N”的关系,《若干政策措施》是“1”,具有综合性,也是政策的集成,主要是立足当前疫情助企纾困。“N”是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具有延展性,更多地反映行业领域特点,上述工业和服务业等政策都是“N”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前各项政策细则都在紧锣密鼓地编制过程当中,我们将尽快制定完成、公布实施,打好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叠加效应。比如,结合贯彻落实国家服务业纾困政策,我们已经编制完成了《上海市服务业纾困政策汇编和申请指南》,马上就能和大家正式见面,其中对每项相关政策均明确了申请方式、咨询单位等操作细则,方便服务业市场主体知晓政策、了解政策、申请政策。

  

此外,我们的《若干政策措施》是开放式的。此次我们专门提出将建立政策动态更新机制,将根据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持续动态调整优化助企纾困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实际困难,增强经济恢复发展的韧性。

  

2、在本次疫情中,不少小微企业经营遇到很大的困难,请问国资国企对小微企业有没有什么帮扶措施?

  

市国资委总经济师陈东表示,近期国家出台了服务业领域纾困扶持政策,提出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部分2022年租金,推动企业稳定预期、渡过难关。上海在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了免租范围,覆盖到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具体是:所有地区内承租本市国有企业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2022年3个月租金;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街镇行政区域内承租本市国有企业房屋的,或因落实防疫要求严重影响经营活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再增加免除3个月租金,全年合计免除6个月租金。

  

本市市、区两级所属的所有国有企业都纳入了本次实施免租政策的范围。目前,市国资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上海市国有企业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的实施细则》及政策解读、工作指南等配套文件,将于近期发布。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将切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宣介。我们将在本市“一网通办”平台的“助企纾困服务专区”,以及市国资委门户网站的房租减免专栏,公布免租政策,公开咨询电话。市、区国资委、委托监管单位、相关国有企业,将专人专线负责政策解答和业务指导。

  

二是抓紧落实。本市各国有企业已预先排摸房屋出租情况,形成工作方案,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公布减免范围、办理流程、受理部门等信息。相关国有企业将主动服务,对符合政策范围的租户加快审核、加快减免。

  

三是规范操作。各国有企业集团作为责任主体,将遵守相关左边法律右边法规,加强内部管控,规范操作流程,稳妥有序做好租金减免的相关工作。

  

3、刚刚提到对于零售、餐饮这些行业的重点岗位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的时候给予补贴,具体怎么开展?

  

市商务委副主任张国华表示,餐饮、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行业,都是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着重要影响的行业。但是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这些行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的冲击。市商务委将会同市里相关部门,在支持这些行业恢复发展,支持城市生活物资保供稳价方面出台助企纾困政策,助力零售、餐饮、会展等行业恢复发展。

  

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对零售和餐饮行业重点岗位从业人员,按照防疫要求定期开展核酸检测的费用,给予全额补贴支持。根据市防控办《上海市重点岗位工作人员核酸筛查工作要求》和《上海市商场、超市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对在我市注册、经营并纳入我市冷链企业的零售、餐饮等行业企业的重点岗位从业人员定期进行的核酸检测予以补贴。支持方向包括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企业直接从事销售、加工进口冷链食品的从业人员;主要批发市场中直接接触进口冷冻食品的固定摊位和仓储主要从业人员;电商平台一线物流配送工作人员;其他行业符合上述条件的从业人员。关于核酸检测补贴的标准、申请补贴的操作流程,我们将会商财政部门近期出台相关细则进行解释说明。

  

二是研究会展业补贴政策。受疫情影响,许多展会都延期或停办,对会展业上下游相关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都带来巨大冲击。针对本次疫情,我们将研究对部分困难企业或克服疫情影响在2022年举办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给予补贴支持。

  

4、《若干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能否请庞局长具体介绍一下?

  

市税务局副局长庞为表示,受疫情影响,本市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遇到困难。市税务局梳理了相关退税减税政策,纳入本市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21条”中。

  

本次税收支持政策,有如下特点:一是政策体现组合性。本次政策退、减、缓并举。“退”是今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减”是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等一系列减免税政策;“缓”是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继续实施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力度大,覆盖面广,对企业帮助很大。

  

二是政策体现针对性。针对企业经营资金短缺问题,今年把退税顶在前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存量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增量留抵税额按月退还的措施,对企业的帮助最直接,今年这一块的力度很大,去年本市享受留抵退税企业3000余户,今年预计存量和增量留抵退税企业会有大幅增加,可达25万户。

  

三是政策体现导向性。当前小微企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小微企业是保民生保就业的主力军,今年很多政策是面向小微企业的。比如,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预计惠及企业达30多万户;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增3.5万户企业享受优惠。

  

四是政策体现延续性。对于在2020年抗疫政策中行之有效的政策继续延用,比如对房屋土地被政府应急征用或主动为租户减免房地产租金的企业,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减免相应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申请延长申报纳税期限等。

  

经过我们初步分析统计,不少市场主体可以同时享受多个税种的优惠政策,预计今年全市有100多万户次企业可以享受《若干政策措施》文件中的税收支持政策。

  

5、当前部分行业企业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请问上海采取了哪些金融政策措施支持纾困?上海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方面有哪些安排?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此次疫情发生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等部门,多措并举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把金融资源投向战疫关键领域和民生领域。比如针对上海零售、餐饮、文旅、运输等行业企业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在沪金融管理部门共同推动金融机构与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鼓励金融机构提升首贷、信用贷款比例,利用应收账款、订单等信息向餐饮、零售等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无还本续贷。多家在沪银行采取了调整贷款期限、变更还款方式、调整结息频率、减免利息、再融资、展期等方式,确保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此外,通过优化线上金融服务,推出降低银行账户服务费、转账汇款手续费、电子银行服务费、支付账户服务收费等减费让利举措,并将惠及群体由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扩大至全部对公客户。多家在沪保险机构积极发挥保险所长,通过扩展新冠肺炎保险保障责任,建立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开展赠险业务等。

  

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障金融服务不断档不打烊。建立市区两级专项协调机制,做好疫情防控指导,全力维护在沪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在沪金融市场、证券、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启动应急管理机制,保障金融基础服务设施正常运营。3月27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应对疫情优化自律监管服务、进一步保障市场运行若干措施的通知》,就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相关业务开展做出调整和衔接安排。截至目前,在沪各金融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综合上海发布

  

编辑:李争

  

举报/反馈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经本站整理和编辑,仅供交流、学习和参考,不做商用,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不拥有所有权。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站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