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缴或缓缴社会保险费 发放就业补贴

原标题:延缴或缓缴社会保险费发放就业补贴2月6日,我市印发《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以来,市人社局从就业社保等方面在2月10日至13日密集推出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实施细则,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创造复工复产条件,帮...

延缴或缓缴社会保险费 发放就业补贴

  

原标题:延缴或缓缴社会保险费发放就业补贴

  

2月6日,我市印发《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以来,市人社局从就业社保等方面在2月10日至13日密集推出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实施细则,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创造复工复产条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截至2月19日,全市通过变更社保缴费方式申请延长缴费期的用人单位共7433家、涉及金额7.77亿元;受理656家企业稳岗返还申请,涉及补贴资金4489.75万元;开展外出务工、返岗农民工行前免费健康服务10.64万人……此外,针对国务院减免企业社保费有关政策,市人社局正抓紧研究,将尽快制定落实细则。

  

延缴或缓缴社会保险费

  

7433家用人单位申请延长缴费期

  

为纾解疫情对广大企业造成的生产经营困难,市人社局已出台政策,允许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申请延期缴纳或者缓缴社会保险费。截至2月19日,全市通过变更缴费方式申请延长缴费期的用人单位共7433家、涉及金额7.77亿元。

  

据介绍,凡是在成都市参保的企业和经营主体,因疫情影响无法按时缴纳2020年1月、2月社会保险费的,可延长至3月底缴纳;因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无力在缴费期内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延期至7月底缴纳。在延长缴费期结束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不加收滞纳金和利息。延缴期间,企业职工个人社保权益记录和社保待遇不受影响。

  

此外,延长缴费期结束后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确实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和经营主体,可向社保关系所在地社保机构申请,经审核批准后,签订缓缴协议,予以缓缴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原则上自申报之月起不超过6个月,最长延至2020年12月底缴纳。缓缴期间不加收滞纳金和利息,参保职工个人权益不受影响。

  

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从2月到6月可对中小微企业免征上述三项费用,从2月到4月可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以减轻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市人社局正抓紧对减免企业社保费有关工作进行研究预判,待国务院和省上出台具体政策意见后,将尽快制定我市落实细则。

  

四项就业补贴为企业减压

  

已受理656家企业稳岗返还申请

  

实行失业保险金稳岗返还,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予以返还,对其中暂时困难但有望恢复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按6个月的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目前,我市已受理656家企业稳岗返还申请,涉及补贴资金4489.75万元。

  

中小微企业在《关于印发应对疫情稳定就业有关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印发后,吸纳了在成都市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以及因疫情无法返岗的成都户籍农民工就业,与被吸纳就业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3个月及以上,就可以向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标准为1000元/人。

  

同时,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经市或各区(市)县防控指挥部的应急保障成员单位确认的成都市医疗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因扩大产能需要,每新招用一名职工并参加社会保险1个月及以上,可向参保关系所在的市或区(市)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标准为2000元/人。近日,市人社局已建立重点企业用工24小时调度保障机制,已为81家重点工业企业、29家重要医疗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及相关设备制造和配套企业开展用工调度保障,已帮助企业召回一线生产员工名、招募新员工596名,正积极为扩产能企业办理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开展职工线上培训

  

中小企业可享全额补贴

  

实施企业培训补贴,从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专账资金中安排不少于10亿元,对组织职工参加职业培训的企业,按照岗前培训500元/人、提升培训3000—6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中,中小企业在停工期间组织职工参加各类线上职业培训的,纳入相关专项资金补贴企业职工培训范围,按实际培训费用给予全额补贴。

  

疫情期间企业可以开展哪些线上培训?停工期间的中小企业可以组织企业职工参加与职业技能相关的线上职业培训;成都市参保企业可以组织新聘用人员进行线上岗前培训;纳入企业新型学徒制、高技能人才提升培训计划的企业可以组织相关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等线上培训,线上培训时间计入培训总学时。

  

企业职工线上培训由企业组织,培训内容根据企业职工岗位需求自主确定,但应符合生产经营实际需要,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企业职工线上培训平台由企业或职工自主选择,但是应具备线上培训有签到注册、有学习记录、有答疑测试,学习过程可查询、可追溯等条件。鼓励企业优先选择政府部门提供的公益性免费职业技能平台提供线上培训服务。本报记者王雪钰

  

责任编辑: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经本站整理和编辑,仅供交流、学习和参考,不做商用,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不拥有所有权。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站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