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上海市浦东临港新城买房可没社保能买吗

对于上海而言,无论是户籍政策,还是房地产政策,都可以极大挑动人们的敏感神经。一条“在临港新城买房5年可落户上海”的消息日前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昨日,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这样的说法存在一定误读。她...

想在上海市浦东临港新城买房可没社保能买吗

  

对于上海而言,无论是户籍政策,还是房地产政策,都可以极大挑动人们的敏感神经。一条“在临港新城买房5年可落户上海”的消息日前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

  

昨日,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这样的说法存在一定误读。她表示:“买房归买房,落户归落户,同时也要符合市政府落户积分的管理办法,2月28日会发布政策细则,但临港在落户政策上,将比上海全市的平均水平更优惠是肯定的。”

  

临港新城管委会的一位内部人士也向媒体透露,不是单纯买房就可落户,在临港买房5年内落户具有非常多的限制条件。如必须在临港工作,是临港需要的人才且拥有人才居住证达到5年后,买房方可落户。

  

“受新政利好影响,当地的房价应会有所上涨,特别是临港主城区的一些楼盘,但在限购的背景下,预计上涨的幅度也有限。”一位刚在临港拿下一块土地的开发商对本报记者称,当地政府也不希望房价因此上涨,因为过高的房价不利于吸引人才。

  

确有优惠

  

在记者获取的一份“关于在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行特殊政策的三十条实施政策(送审稿)”中并没有此条款,该送审稿的日期是2013年2月5日。

  

临港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去年10月起开始起草上述实施政策,最初确实想争取在临港地区“居转户”的年限,从目前上海市规定的7年,缩减为3年或5年,以更好地吸引人才。但该设想在层层送审过程中并未被通过。

  

记者获取的送审稿对人才落户政策的规定是:临港地区重点机构引进的紧缺急需人才可直接落户。临港地区企业、重点机构引进的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可以申办人才居住证,享受上海市市民同等待遇。在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中,对工作和居住都在临港的,可专项左边加分右边。

  

本报记者昨日就此致电临港新城管委会求证,管委会回应称,“明日临港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主要目的在于产业推介和人才引进,符合条件的人才在临港工作满一定年限,在落户上确有优惠。”

  

知情人士介绍,此次人才引进计划或将把在临港新城购房列为人才落户积分制度中的一项内容,即在临港新城区域内购房可获得落户左边加分右边。“但也只针对临港新城本身引进的人才,落户也只落在临港新城内。”

  

实际上,此前上海已有吸引人才的政策,只不过年限为7年。

  

根据上海市现行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符合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持证期间按照规定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等条件的人员可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而据本报记者了解,满7年只是申请加入沪籍的一个条件,同时还需要“满足一定积分”,并且需要“排队”。

  

“临港新城住户稀少,所以一直在申请减少落户年限。”有知情人士对媒体表示,此前尝试过申请3年内买房落户的政策,不过一直未被通过,买房5年内落户是目前政策面可以接受的最大尺度。

  

据悉,大连市近期也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相对放宽了购房落户的条件。即将于3月1日开始实施的《大连市户籍准入规定》,把之前的“购房款”作为落户标准调整为以“购房面积”(70平方米以上)作为落户标准,并扩大了购房落户的范围。

  

对于在临港地区规划建设的“双定双限房”,符合一定条件的个人可以购买,但相关条件并未同时明确。有报道称,今年一季度内,临港首期60万平方米的“双定双限房”将开始配售,每平方米7000元左右的实惠价格,将对留住人才起到一定作用。

  

“我们也听说了相关的购房落户优惠,”一位临港当地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觉得那里很远,但将来这将会是上海一个重要的产业聚集地,当地政府近期会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临港新城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因而会出台一些吸引人才的配套措施,“买房可落户的规定在客观上会促使当地房价上涨,但这并非政策初衷”。

  

不过,上述开发商告诉记者,目前临港新城的不少楼盘空置率比较高,这也是郊区新城面临的普遍问题。但当地铁16号线通车后,从龙阳路到临港新城只要半个小时,届时楼盘空置率高的问题有望缓解。

  

昨日,一家在临港新城有开发项目的开发商代表也对记者表示,临港当地的房价近年来一直在上涨,“我们的一个项目已经在销售尾盘,整体销售还是不错的,但必须承认的是,小区入住率并不是很高。”

  

据了解,目前临港新城的新房均价在元/平方米左右,由于距离上海市区较远,前期购房者多为当地居民或投资客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经本站整理和编辑,仅供交流、学习和参考,不做商用,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不拥有所有权。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站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