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赵奕胡金华上海报道
5月20日,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服务长三角区域内人才流动、产业发展,减轻职工还款压力,支持职工真实住房需求,经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批准,开始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试点提取住房公积金偿还异地购房贷款业务。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试点业务明确,上海本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本市无自有住房于苏州市吴江区、嘉兴市嘉善县两地购买拥有所有权的自住住房并在当地获得住房贷款(包括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可以申请提取本市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用于偿还异地住房贷款。
“目前只支持在苏州市吴江区、嘉兴市嘉善县买房,可以用上海公积金,如果手续齐全,正常情况下3个工作日就可以办理完毕,但是具体情况要以柜面审核为准。”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上海首次试点公积金异地购房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异地公积金提取申请人必须为主贷人本人及其配偶,且还必须满足:提取申请人本人及其配偶在本市无住房公积金贷款、无委托提取住房公积金归还住房贷款、无其他生效中的提取业务、在本市无自有住房等条件。
中国房地产产业协会住房保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李宇嘉表示,此举将鼓励高度集中在上海范围内的购房需求,疏解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对促进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事实上,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早已提上日程。2020年8月20日,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第一次联席会议在上海顺利召开。一市三省已率先推进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异地贷款证左边明信右边息互认、购房提取异常地区警示公告、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服务专栏等合作项目落地。
今后一市三省将通过齐力打造信息数据共享、业务标准统一、风险防范协同的“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服务品牌,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和服务水平成为行业标杆。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更多地发挥着牵引作用。本次长三角公积金一体化是未来区域协同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看,公积金一体化有助于区域产业、城市、人口三者之间的融合和协同发展。从某种程度来说,将更好地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为未来我国长三角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长三角公积金一体化在操作层面解决了产、城、人相互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未来无论区域内部产业如何转移,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人口如何迁移,都能够实现便捷、快速的购房使用习惯,免除人力资源的后顾之忧,更加有利于人口资源在区域内部之间的自由流动,从而促进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平衡。”王鹏如是说。
上海公积金业务接入长三角“一网通办”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核定的数字,今年一季度长三角经济增长呈现强劲恢复态势,GDP整体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6.1%,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4.6%,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5.1%。
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也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拓展业务办理方式,进一步满足企业和职工不同办事需求,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致力于推进个人住房公积金业务接入“一网通办”。将租赁提取、离退休提取、大部分或完全丧劳提取、自愿缴存期满提取等个人住房公积金业务接入“一网通办”总门户。同时,个人出具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业务接入长三角“一网通办”。
此外,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还融合“线上+线下”办理渠道,实现“跨省通办”。一方面依托住房公积金网站、“一网通办”总门户、“随申办”移动端等线上渠道,实现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贷款等信息查询等6项业务全程网办;另一方面加强“跨省通办”线下窗口建设。按照“异地受理、无差别办理”的服务要求,在各区管理部服务大厅设置“跨省通办”窗口服务。
根据《上海市住房公积金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发放异地贷款204笔1.71亿元。2020年末,发放异地贷款总额2.50亿元,异地贷款余额2.41亿元。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向记者表示,本次公积金贷款可以跨城使用,而且直接用于嘉善和吴江,显然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中公积金一体化的创新试点内容,这会使得后续一体化的工作更加到位和完善。同时,这也利好购房方面的压力减轻,通过此类公积金贷款的使用,能够使得相关市民愿意在嘉善和吴江定居和工作,尤其是一些企业将分部可以换到此类区域来,公积金在上海缴纳的同时,也不影响在嘉善等地的购房,能够减少职工的后顾之忧。
严跃进认为,从公积金的发展情况看,后续一体化发展以及便捷化利用是大趋势。今年很多地方购房需求很大,公积金有流动性的风险,后续也需要积极关注此类内容,真正让公积金发挥作用。
本文来源:华夏时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