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人社部官网公布了全国32地(31省份以及广东省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上海市以每月2480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领跑全国。北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120元,仅次于上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市小时最低工资标准24元,为全国最高。那最低工资包括五险一金吗?
人社部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包括月标准和小时标准2类,一般,各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都将这两种标准同时调整,适用于不同的计薪工种。
在人社部公布的全国32地最低工资标准情况中,除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深圳、西藏、青海6地外,其余26省份均将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了好几个档次。
据人社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将最低工资标准分档,是各地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差别的做法。分档中,有的省份分成2档或3档;分档最多的福建省,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分了5档。
第一档,即在各省区市内将市、县分为几档,第一档往往是经济较为发达、物价水平较高的地区,因此,各省区市的第一档最低工资也是各档中最高的一档。
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例,比较各地第一档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全国已有北京(2120元/月)、天津(2050元/月)、上海(2480元/月)、江苏(2020元/月)、浙江(2010元/月)、广东(2100元/月)等6省份,以及广东省深圳市,这7个地方的标准超过了2000元/月。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为上海市。
上海重庆陕西3地已执行2019年标准
自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已有上海、广东、北京、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新疆、四川、江西、广西、海南、云南、西藏、辽宁等15个省份以及广东省深圳市,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这些地方执行的均为2018年调整后的新标准。
今年,上海市于4月1日,重庆市于1月1日,陕西省于5月1日起,执行2019年的最低工资标准。
除上述地方外,其余大多数省份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都至少是在2017年调整过的标准。仅有河北省的最低工资标准仍然执行的是2016年7月1日调整后的标准,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650元。
1、最低工资包括“五险一金”吗?
对于最低工资标准,各地规定各有不同,多数地方明确包含在内。如四川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包含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但也有地方明确表示最低工资不包含社保和公积金,上海市就明确,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不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
北京市明确,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劳动者在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劳动者应得的加班、加点工资;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还有的地方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如新疆发布了两种形式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一是含劳动者个人缴纳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四个档次,即1820元、1620元、1540元、1460元。二是不含“三险一金”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也分为四个档次,即1441元、1241元、1161元、1081元。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不包含“五险一金”的最低工资标准,其“含金量”更高。因为用人单位需要另行支付,对于劳动者来说,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更多。
2、最低工资标准如何调整?
按照《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不过,人社部最新下发的《关于做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的通知》也给各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通知规定,各地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形势发展和企业实际情况,稳慎把握调整节奏,将最低工资标准由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改为每两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
近年来,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频次在全国各地都有所下降。2015年,全国共有24个地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到201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7个;2018年仅有16个地方上调。
北京市、上海市等地近年来每年都会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而一些地方也有突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时间间隔的情况。
截至去年年末,安徽省仍然执行的是2015年的最低工资标准,该省在去年11月起开始执行新标准。去年6月,广东省政府发布通知将第一档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广州市2100元/月,深圳市2200元/月”。这也是该省三年来首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3、最低工资标准如何确定?
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一些地方在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也明确了自己的考虑,上海人社部门明确表示,在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主要考虑城镇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费用支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济发展水平、企业人工成本、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统筹兼顾企业承受能力和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时既要增加职工获得感,又不能给企业过大压力。“物价在上涨,消费水平在上升,最低工资标准如果长期不调整就会出现劳动力流失,将进一步影响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研究员詹鹏强调,考虑到企业行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主要受益人群是企业生产活动难以用资本替代劳动并且利润率相对较高的企业的受雇劳动力。最低工资标准会提高一部分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尤其是当受雇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意义更强。
4、最低工资有强制执行力吗?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一标准对企业具有强制约束力。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三)左边法律右边、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这也意味着,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上述各项后,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可向左边“”右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线或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也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用人单位如果违反规定,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发所欠劳动者工资,并可责令其按所欠工资的1至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