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现在人多不多?最近的疫苗接种点在哪儿?打开“随申办”,一查便知;看病没带医保卡,公交卡里没钱了,打开“随申办”,一刷就行……生活在上海,你是否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日常事务可以在“随申办”里直接办理,从出入境记录查询,到办理居住登记、开具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只有你想不到的,少有它办不到的。
上海之所以全面推进“一网通办”,是要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如今,这个目标正在实现。而这背后,离不了一群有智慧、有热情的科技工作者,比如星环科技的科研人员。
这家成立8年的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大数据创业公司,深度参与了“随申办”的开发,不仅上线了“随申码”,还实现了社保、公积金、高考成绩查询等一系列功能,并为疫情防控、精准化社会救助等提供了技术支持。如果说,大数据是一块金矿,他们就是专业的“黄金矿工”,掌握着这座城市的黄金“密码”。
48小时诞生的“随申码”
回想起接到“随申码”研发任务的情形,大家的反应都是“突然”。2020年2月7日,农历正月十四,凌晨1点多,星环科技创始人、ceo孙元浩突然接到一通“派单电话”——在春运返程高峰到来之前,研发一种可以标注感染风险的健康码,叫“随申码”:绿色放行,黄色观察,红色隔离。
1小时后,近30名工程师、程序员迅速在线“集合”,大家连夜远程办公,凌晨赶来办公室,组建起攻关团队。90后党员曾晨光是其中一名程序员,他说,“这是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关键时刻。面对任务,我们党员先锋队及时响应号召,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当时疫情还在发展,无法用空调采暖,屋内和屋外一样冷,几乎没有外卖,曾晨光印象最深的就是办公室里的泡面盒和咖啡杯,每个人都拿着电脑在工位之间走来走去。
星环科技项目工程部技术总监苏杰介绍,在随申码项目里,他们负责的是底层数据库系统及高并发数据服务的构建,上层移动应用架构则交给其他团队。底层数据库的服务能力,来自星环科技研发的智能大数据云平台tdc,这撑起了“随申码”的基础平台。
“团队分成两组,每24小时换一班,没听到抱怨的,一般是实在挺不住了,才问能不能换个人……”苏杰说,大家困了就用大衣蒙着头,趴在椅子上打个盹。他认为,虽然随申码项目的压力很大,但并非无法承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tdc产品性能和研发效率非常优越,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表现都非常稳定。
在他看来,“tdc是最基本的保障,也是我们的核心能力;另外就是有很多联调测试的任务,需要考验协作配合的能力。”3天内,配合其他上层移动应用架构团队的工作完成,“随申码”系统灰度上线,一周后正式运行。
上线之后,即使在每秒过万次的分发量下,吞吐海量数据的系统也未曾出现过“宕机”。“这都得益于底层技术设计之初留足了空间,能支撑每秒10万以上的并发查询。”苏杰说,其实,工程师设计了一秒钟20万次的查询,但实际上,它没有达到这个峰值,最高被访问量大约是几万次。
“随申码上线的瞬间,大家的激动溢于言表。看着成千上万的人顺利返程,心里很自豪。”曾晨光说。
让数据多跑路,让市民少跑路
截至2021年1月,“随申办”已接入1541个服务事项,“随申码”累计使用超20.7亿次,用码人数超过了4300万人。
今年6月23日,上海高考成绩查询开放,守在电脑边一遍遍刷新成绩早已成了历史。从2018年开始,只需打开“随申办”就能一键知分。即使每秒有几万人次的瞬时并发量,后台依然流畅,这就得益于星环科技的技术支撑。
曾晨光2018年加入星环科技,最早接到的任务就是实现“随申办”里的高考成绩、社保、公积金、查询等服务功能。为了避免企业和群众出现多次跑腿、重复办理等问题,曾晨光和同事组成一个个项目团队,深入到各级单位调研数据情况。
他们从零起步,在外和各职能部门打交道,回来还要继续改进算法,提升使用体验,曾晨光说:“每个功能应用的开发上线都要经历非常繁琐的过程,但我们知道,这是实现城市数字化的必经之路”。
上海是全国率先实行“一网通办”的城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基于tdc平台,星环科技为上海市政务大数据中心逐步打造出“四平台一中心”的核心中枢。“随申办”也成了上海城市名片之一。
细心的用户会发现,“随申办”一直都在不断进行升级,功能更多了,界面更美了。“七一”前夕,背景图中加入了一大会址等红色元素,还上线了“红途”,包含红色景点的地图导览、智能查询、场馆预约等功能,还能规划上海不同主题的红色游览路线,并推荐相关展览和讲座。
除了“随申办”,星环科技还参与了很多政府项目,比如徐汇区民生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传统的救助模式会导致一些真正有困难的“沉默者”错失被关怀的机会,但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下,运用算法建模,可以对致困原因进行多维识别,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匹配、自动派单、主动服务,进行精准救助。
“我们现在已经利用大数据发现并新增了199个‘一残一幼’家庭,新增了14个‘两残一幼’家庭,他们现在无需层层申报,就能够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说起这些,曾晨光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到很骄傲。
苏杰2015年加入星环科技时就有判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可能变为基础设施。”如他所料,当年的创业公司,几年后迅速成长,现在已经有上千员工。2016年公司还成立了党支部,目前党员已有上百名,在民营科技企业中规模较大。
因为公司整体年轻化,党建工作也特意选择了适合年轻人的形式和内容,除了组织趣味运动会、趣味音乐节等文娱体育活动,支部成员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建设和公益活动。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刘雪妍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上观摄影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