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似乎是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的硕博毕业生正在涌入县城,他们下街道、入乡镇,进银行,做中小学教师。他们可能毕业于最好的大学,受过最高等的教育,在最大的城市里见过世面,而今他们挤进县城,竞争那些「基层」的岗位。
比如,24名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去了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作为被引进的人才,他们中4人是博士,19人是硕士,唯一的本科生还是浙江大学毕业的。他们应聘的无一例外都是县级事业单位、乡镇和街道的体制内工作。
广东和平县,证明了这可能并非个别情况。当地的橄榄枝抛出去之后,700多个硕博生愿意奔向这个小县城,毕业学校的名气也都响当当,包括清华、人大和国外名校等。
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也有人分析说,这没什么值得奇怪。一方面是硕博生年年扩招,已从「稀缺」变成「海量」,工作选择变得狭窄;另一方面,离开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去小县城找一份安逸的生活,也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新趋向。
当然,还有人会问,扎进县城里,他们过上想要的生活了吗?他们是否甘于待在小县城里,又是不是实现了内心的安置?
我们找到多名去县城的硕博毕业生,他们基本涵盖年轻人最热衷的体制内身份——公务员、在编银行员工和教师等。为了尽可能扩大样本,我们还找到一名非「体制内」的——回县城创业的海归硕士。他们讲述了选择县城的理由,以及在那里真实的工作、生活是什么样的。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文|高越周鑫雨
编辑|楚明
图|视觉中国
「很多人想追求一种舒适的生活」
文佳,某211测绘学专业硕士
县城自然资源单位工作
从大城市来到县城很难没有落差感,但是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来到县城?还不是因为知道自己在大城市很难留下来。
选择去别的二三线城市,可能要找一个不喜欢的工作,还没有体制的保障。这样一想,落差感就不会太大了——这已经是我在有限的条件下,主动做出的最满意的选择了。
我是个工科女硕士,本硕专业都是测绘工程,研究方向是导航定位。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应该走入职场,当初选择考研,也是跟随着大部分人,希望通过读研得到一个高学历,再找到满意的工作。
但是没想到,我还是被学历卡住了。真正考虑就业,是到了研三,当时考虑了两条,第一是继续我的研究方向,进研究所或者相关的公司,第二就是体制内。
第一条路非常不顺利,跟我专业相关的工作基本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小城市是没有的,而且需要比较强的编程能力和专业知识。我尝试过自学编程,发现实在是头疼,也能预想到之后找到工作就是做这些东西,也不会开心。而且工科专业找工作还会对男女性别有限制,很多单位,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男生可以,女生连面试环节都进不了。另外,对口性强的岗位,强度也比较大。
这期间我也面试了研究所,当时专业面试都过了,但它要求本硕学历必须都是211或以上。我因为本科不是211被刷了,同一个实验室的同学,因为学历满足,最终得到了。我发现即使读了研究生,工作同样也不好找,甚至是本科就可以去的公司,等你读到研究生,反而不愿意去了。
当时临近毕业,我随便签了一个公司,等到要办手续的时候,有些恐慌,正好看到我家市区附近的一个不太远的县城在「人才引进」,我就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现在人才引进挺常见的。这个需要应届生身份,很珍贵的,所以我就跟公司解约,保留了应届身份去报名了。
只要有合适岗位,我都报名试了试,当时报了将近十个岗位,所有都要求必须是我就读的这个专业。限制专业的话,报名的人会少很多,工作也会对口,我还挺开心的。
在我看来,生活的本质就是工作和一日三餐,在哪儿都一样。既然选择了县城体制内,我就既来之则安之。
我们这里工资每月打到卡上是3000元,还不算低到可怕。经济发展一般,但租房其实挺贵的,我租的房子每月五百块钱,面积挺大,是个阁楼,六楼,爬楼比较累,条件好点的平均一千元左右。
平常我会去市里找小伙伴玩或者回家,不到200公里,高铁40分钟,有什么想买的、想玩的都可以满足。甚至我比较喜欢县城的一点是比较方便,骑电动车就哪儿都能去了,上班也不用早起,5分钟就到单位了。房价也没那么贵,努力一下就可以买房,生活节奏也慢。
我的感受很多都是围绕工作展开的,工作顺利,我就比较轻松开心。但有一个问题确实是逃不开的,那就是你学的专业跟真正的工作内容差距很大。
当时报的岗位名称,我都已经忘了。现在我每天写材料和在系统上填报数据,跟测绘没关系。我这属于自然资源方面的单位,现在国家强调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很重要,各个地方建各种工厂,可能会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这就需要我们去落实工作,要么恢复成耕地,要么去完善手续。每一个都需要拍照片上传系统,给我们的上级单位证明,我们做了这件事。
不能学以致用,我也能够理解,这很正常,工作不都这样,读书和工作就是两回事。
我们部门去年就我一个是新来的,其他同事普遍都得40岁以上,虽然年龄相差挺大,但是平常要叫哥或者姐。有一些人年龄比较大,用电脑不太行,很多操作都不会,需要你去教或者去帮忙。
总体来说,我对县城的生活还是满意的。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我跟男朋友是异地,现在打算他来这边或者附近的地方,也有可能我过几年考去市里。人总是在变化当中嘛,还是要边走边看。
我身边的同学们很多也是进到了体制内,事业编、公务员,学历也越来越高,这说明工资已经不是决定工作的最重要因素了,现在很多人想追求一种舒适的生活状态。
「我为不适应县城而焦虑过」
青柠,北京某金融专业硕士毕业生
县城银行在编职员
为了挤进山西老家县城里的这家银行,我在面试前背完了好几页的企业文化。领导不停追问的问题,我都能用企业文化巧妙扣上时,对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当时我就有预感,会成为留下来的1/8。
在秋招的两三个月里,我参加了89场面试,每次结束,都会在word里敲下「今天面试未果」这句话。最后,我现在所在的公司向我抛来橄榄枝,即便知道要去县城工作,我也高兴坏了,飘萍终于有了归处。
银行招聘真的很卷,秋招刚开始时,留在北京是我唯一的念头,投的大都是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公司。但现实给予我暴击,北京的金融圈太卷了,光是简历关就需要人脉,但我本科不在北京,原生家庭也不能给予支持,这方面恰恰是稀缺的,几乎所有公司都没回应。我在班里成绩并不差,但有时寝室4人投了同一家公司,其他3人都收到了面试通知,唯独我杳无音信。
这真的很消磨人的斗志,我只能归咎于疫情,因无法返校,我在家消磨了8个月,与在北京的同学履历上差了一截。拿到的同学参加金融论坛,被邀请去晚宴,我还在做关闭朋友圈的鸵鸟。
后来,我退而求其次,开始考虑自己的求职需求,转换阵地。我不停在老家山西和北京两地之间奔波,有时刚结束北京公司的面试,就要穿着正装和高跟鞋,赶1个小时后的高铁回山西。
我爸爸对我找工作的事,态度一直很平淡,就是只要找到工作就行,不分好坏,但千万别毕业就无业回「家里蹲」。
我的心理预期太美好了。我觉得这里应该没有内卷,工作也比较清闲,我可以把我的房间布置得很温馨,每天晨跑,还养条狗……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前期,我仍然会因为难以适应县城生活和工作身份的转变,有焦虑感和不适感。在县城的银行里工作,免不了人情应酬。有时候我因为身体或者私事并未参与,几次下来,领导和同事就「约谈」了我。我突然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局限于当一个高冷的「知识分子」。
我是个很在意别人看法的人,久而久之我就觉得自己是错的,可能是被「PUA」了吧。我是单位里最年轻的,有些同事就会开些不礼貌的玩笑来试探我的底线,比如「再不交男朋友,过两三年就没人要了」,或者「县城里就别指望高攀了,只能低嫁」之类的。对我来说,这不重要,每次都以微笑回应,尊重个体差异吧。
平常即使是一点小事,同事们也会扯到我研究生的身份上,仿佛这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我打字没有立刻切换中英文输入法,有个同事见了就说,研究生怎么连这个也不会啊?和同事一起吃个饭,别人帮我拿餐具,我回了一声「谢谢」,这多正常啊,但同事们就会说,小姑娘还是太年轻太拘谨了。
北京不缺我一个打工人,可怕的是,我发现自己与县城也格格不入。
这里不错的地方就是生活成本低,工作9个月,我就有了7万元的存款。不过,有的娱乐成本却不低,一张电影票80元。进场后,全场只有我、两个姑娘和一对情侣。这可能是我看过的最寂寞的电影吧。
我的工资待遇在县城应该已经是天花板级别,超过了60%的同学,但我依然有一种害怕的感觉。看着朋友圈,我常常觉得自己和他们已经不在同一个圈层。最近,我正在准备CPA的考试,可能我还是想成为一个被需要的打工人吧。
「高学历女生在县城,真的不好找对象」
阿园,某双非法学硕士,县城检察院工作
如果不是疫情,我应该不会来县城工作。我本硕读的都是法学,一直想当律师,之前压根没把公务员列为选择行列。但现在,工作太难找了,我不敢保证能找到一个特别好的律所,还有好的律师带我,能接到很不错的案子,所以去县城已经是很好的选择了。
法学在省考里边属于很吃香的一个专业,几乎一大半的岗位都可以报,身边的人80%以上都把考公务员当成个人的第一首选,考不上才考虑去干别的工作。我还过了法考,比起很多人都有优势,所以也报考试试,没想到裸考还低分飘过上岸了。
我的岗位是检察官助理,要去4个县的其中一个。按分数高低选岗,我的分是最低的,只能最后选,其他人选了离市里近、经济也好的县,到我这就只剩下这个既远、经济条件又不好的了。我们省考有5年的服务期,这期间是不能动的,之后想去市里的话,有一个遴选机制可以调岗,但也比较难,可能我之后会有往上走的想法吧。
我们一起到检察院报到的有4个人,除我之外,剩下的都是本科,甚至我的学历在整个单位都算是最高的了。我当时一来这儿的时候,同事们都说,你一个研究生怎么到这儿来了呢?
我也会有点觉得浪费了自己的学历,像我们班10个人,考进体制内的有四五个,有一个比较厉害,考了市里的中级人民法院,我就会想,当时如果好好准备,是不是现在也能在市里工作了。
我们这个县经济不太好,县里只有一个商场,没有任何品牌的衣服,就连最基本的太平鸟都没有,全是一些不知名的,也没有星巴克、肯德基和麦当劳,甚至连年轻人喜欢的喜茶、1点点都没有,唯一的连锁奶茶店就是蜜雪冰城。
尽管这样,我爸妈都非常开心,他们觉得姑娘只有当一个公务员才是正经职业,他们自己脸上才有光。我爸从我学这个专业开始就一直说非常适合公检法,不停劝我去考公务员,我一直不听,但现在还是遂了他的意。
我家在河北省,工作的县到我家县城距离有100多公里,坐车要先去市里,再从市里回家,一共2个多小时。虽然是异地县城,但我爸妈也觉得心能放到肚子里,不然如果我去别的城市的话,他们每天都会提心吊胆。
县城里还是有年轻人的,除了做带编的工作,还有不少合同工,或者是去其他一些小公司。商场、饭店也有不少人做小生意或者是打工。
我现在是刚来第一年,还没有去接触业务部门,暂时被安排到政治部,先历练历练。部门8个人,主任是40来岁的80后,剩下的就是90后,既有选调生,也有合同工。现在一个人负责一摊事,我负责内部的「教育整顿」,每天写材料报给市里的政法委。
一开始语言会有问题,虽然我们县也说方言,但两个县的方言不一样,我还是听不懂他们说话,现在一年了,才慢慢好一些。县城确实是人情社会,但我在这儿属于外地人,也没有需要我的地方,只是红白事,咱们也得给人家随个礼,也得去看望一下,遵从基本的礼仪。要是在我自己家的县城工作,那估计人情往来就要很多了。
县城工资不高,每个月三千多元,但花销也少,单位管饭,还有宿舍,晚上也订个外卖或者去外边小店里吃点,跟大学食堂的价格差不多,即使是出去聚餐,人均也就大几十。我没事的时候喜欢躺着刷手机,周六日去市里逛逛街、吃个火锅,买好看的衣服和化妆品。我就一个人,家里不需要我去帮助他们,挣的工资自己也花不完,还能有点富余。我也没有买房买车的压力。
我没怎么出过省,大学就是在本省的省会读的,家里也是县城的,所以现在到另一个县城工作几乎没有什么落差感。唯一最困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么不好找对象?
找对象这个问题,说实在的,我真的很着急,这边的人普遍结婚比较早,他们可能上完大学二十三四岁就结婚了,但我是94年的,今年都28岁了。同事也介绍人相亲过,但男方的条件真的不是很满意,像我这种学历的男生,人家可能都去大城市拼搏了,县城体制内差不多的也都不单着了。
我的要求已经变低了,不需要像我一样的学历,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就希望他能有一个正式的工作,不然我就只能寄希望在市里找了。学上完了,工作也找好了,剩下的问题就是搞终身大事了吧。
「县城初中,硕士学历的老师越来越多」
叶子,某985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
县城初中英语教师
我在南方一个县城的初中做英语老师,已经3年了。在学校里,我就是个普通教师,几乎没有人知道我是985高校出来的,顶多知道我是硕士,但说实话,任教的硕士越来越多了,竞争压力真的很大。
曾经和我一起参加市里学校招聘的老师,是海归硕士。他当时应聘的是英语教师,不过简历上还有获得省物理竞赛一等奖的履历,说明他还具备了另一门学科的能力。
我上学的时候,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也是从这个县城里努力考出去的,我会很想给县城的孩子们带去些什么,尤其是应试之外的东西。入职后的第一堂课,我就和学生们打鸡血,学习能够改变命运,从县城走出来再考到985的我就是一个例子。
但收效甚微。班上40个学生,甚至不说提高成绩,光稳住所有的孩子就让我精疲力竭。有一次,我和家长反映,孩子多次没有完成作业,没想到这个孩子后来加了我微信来质问我,放完话就把我拉黑了。班上的一些家长也并不理解读书这件事,只会回复我:老师你不用告诉我这些,我也管不了。
我今年带初三的孩子,他们马上就要中考了。到了这才知道,50%左右的学生,中考后去了职高。
平均分,是老师之间竞争的重要项目。在我们学校,一个老师如果带的班是年级第一,完全就可以横着走,毫不夸张。每次出分之后,老师们还会私下里偷偷要成绩单,好先让自己有个比较。我对自己和学生们的要求都不是必须第一,所以班级一直在全年级中游的水平。结果我有一次遇到校长,还没走到他面前呢,他就和我打招呼:这次期中考你们班第几啊?
姜还是老的辣,不得不说老教师在抓成绩上就是有一套。从早上7点多到晚自习结束,一天差不多14个小时,就专盯着班里不那么自觉的几个学生。我学到了这招儿,除了自己确实辛苦,这些孩子的成绩的确有所提高。一名教师形容这个方法为「盯师出高徒」,但我也隐隐担忧,当这些县城的孩子真正上了高中,没有老师一直盯着,他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学吗?
我们学校在当地算是挺卷的一个公立初中了,我问了在上海一所初中任教的朋友,她告诉我上海更卷,那边的家长和学生能接触到的教育资源相对更多,这是县城难以比肩的。
留在大城市也曾是我的第一目标。秋招时也有一线城市的几所学校向我抛来橄榄枝。但因为我当时面试准备不足、做选择优柔寡断、家庭等原因,错过了最佳的择业时机,最后几经辗转,还是接受了现在这所学校的。
公立学校的教师,的确是许多人眼中的铁饭碗,我的月薪目前在四五千左右,学校还有教职工宿舍,县城的生活也花不了多少钱,我还是能过得比较宽裕。但这也意味着我一辈子可能就在这个地方了,有一天,同事对我说,30岁之前一定要结婚啊,婚姻是女性的第二次投胎。听到这话,我觉得毛骨悚然,难道30岁后,女人的命运就一定要交付到男人身上?更何况在县城,遇到优秀男生的几率并不高。
在县城教了3年书,会有一些挫败感,但我也不打算离开这个行业。「教书」是我真正喜欢的。我的班级里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愿意学习的,还有一部分同学,虽然学习成绩不突出,但他们的善良,能给我的工作带来积极的情绪。只不过父母一直旁敲侧击地想让我调去市区,这是非常难的事,每年成功调任的老师寥寥无几,却有许多人争抢名额。我现在只能早做准备,去争取这个机会。
「能不能真正沉下心来是个问题」
秦文涛,某985政治学博士,乡镇驻村干部
文科博士,就业面是很窄的,像我这样的政治学博士,要比法学、经济学的更窄。基本上就两个选择,一个是进高校,去马克思主义学院、政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当老师,继续做科研;另一种是去研究性机构,像是中央、地方党校或者其他单位。
毕业前,我两条路都试了试。我是985高校毕业,去了211面试,氛围很轻松,领导们组成一个面试小组,聊一聊研究成果,如果双方都满意,就业意向就达成了。
但我最终还是没有选择高校。从读小学开始,再一直连着读本科硕士博士,我从来没走入过社会。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我就常常一个人待在图书馆里闷着头去啃那些文献,如果进高校,需要接着做科研,我发现自己没办法做到像那些老教授一样沉得住气,一直静下心来坐冷板凳。我对10多年来的科研生活有些厌倦了,反而对走入社会有了很多的向往。
我读书在北京,老家在西部,考选调生选择了中部一个城市。我们对选调生有要求,必须先到基层挂职两年,才能回市里工作。去年9月份,我们去了市里下辖的一个乡镇,第一年要驻村,做村支部书记助理,就像以前的村官一样。跟我一起来的还有两个人,都是博士,一个top2,一个985。
吃在村住在村,工作在村两委(注:村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简称),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就是我们的办公地点,每天要走村入户,跟村民们打交道。
冷不丁被扔到村里,特别不适应,每天一到下午三四点就没有事了,有种无所事事的感觉,工作不太饱和,就需要自己自由支配时间去走访。后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少。第一个就是方言,能听懂,但不会说,跟村民沟通要讲普通话,感觉没有那么亲切自然,跟村民的融入过程比较慢。
这里人情关系也很严重,就拿今天我们处理的事来说吧,现在农村自建房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向政府打报告申请,批准了才可以建房。但村民他嫌麻烦,就只跟村里的干部说了一下,等被问起来再补手续。等到建好之后,一旦被卫星遥感拍到了,就要一层层下文件,直到乡镇,命令去整改和拆除。
按照我们的认知不该这样,但这就是实际情况。
待了快一年,我慢慢理解了很多事情的复杂性,但始终没办法真正融入其中。读了这么多年书,被培养的是要有质疑精神,但在体制内是不行的,你要做的就是执行。至于发挥专业所长,你要坐到那个位置之后才行,我也经历了转变的煎熬期。
在乡镇,下班之后能有很多自由时间,我一般会看书、追剧、运动。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和村里、乡镇以及县里的干部会有些联系,私下也会约着一起吃吃饭,了解地方的风土人情。
我们跟科研型的人才引进不一样,没有安家或者住房补贴,福利待遇都跟正常的公务员一样,只不过这种定向选调要比国考、省考竞争小一点。
比较有优势的是在婚恋方面,我是来这边市里以后结的婚,老婆现在也在市里,暂时异地。在别人的认知里,尤其是老一辈的家长,他们会觉得这种工作是挺有竞争力的,尤其是单位越好,就会越满意。这两年因为疫情,这种想法又进一步强化了。
考选调的时候,硕士生占大头,博士并不多。我其实是乐于看到越来越多的硕博生、海外留学生进入基层体制的,他们眼界相对开阔,想法也超前,不那么容易对人情社会妥协,或许是能够推动县城发展的。但能不能真正沉下心来,这是个问题。能够踏踏实实待下去的,不把它当做是过渡的,应该还是少数。
「名校生回县城,以后不再成为新闻」
花花,上海交大本科
美国西北大学传播学硕士,县城创业者
毕业之后,我选择了去浙江舟山岱山县创业,很多人问我创业的秘诀,我就告诉他们,把「毕业于上海交大和西北大学」一行字大大地放在宣传语上。
我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创业经历,很多网友会说,父母花了几十万元培养出一个海归硕士,你就回小地方了?但现实中并不会有人这样问我,县城的人才太少了,大家都觉得衣锦还乡是特别光荣的事。
我创业做幼儿英语项目,在暑假两个月内,靠报课就有了12万元的创收。县城其实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会对教育松懈。我在创业初期做过市场调研,说实话这里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的比例并不高。很多幼龄孩子的父母也是和我一代的年轻人,我和他们聊下来发现大家的教育观念没有那么功利,他们觉得接触到外来的新事物就很好。碍于县城的渠道太少,很多家长觉得和名校毕业生待在一起,对孩子就是好的。
我在县城长大,对县城人的消费习惯很熟悉。他们很会过日子,喜欢在朋友圈转发集赞,获得折扣或免费的活动。我就用了这个宣传方法,大家一看到优惠和免费几个字一下子都来了,我的预期本来只有一两百人,结果最终来了四百多人。
在县城的优势是,只要把握住人脉,办事的效率会更高。2017年我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这里的政府就找到我,邀请我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人才招引推荐会,还有新年团拜会等等。
很多人会觉得,回县城就意味着你要从名校圈子出来,去接受圈外的人。我刚回来的时候的确会感到挺孤单的。县城许多人会在公共场合大声讲话,还会把抖音的视频外放出来。但你总会有适应的那天,现在我已经完全免疫,甚至能融入其中。
其实,县城也有优秀的人。外界对县城的公务员往往有些误解,觉得这是个养老的闲职,但我看到的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一次我和公务员朋友吃饭,她期间接了20多个工作电话,一直不急不躁,每件事理得特别清楚。他们也特别注意人际交往中的细节,比如向局长报告前,不能越过中间的职级。这些处事细节,也让我学到不少。
我完全理解网上对名校毕业生回县城这件事的质疑和不解,我回家也不算一种逃避或者躺平,因为创业本身就是有挑战的事。我从县城出来,靠自己的努力上了不错的学校,现在回到县城也拥有余裕的生活。相信名校毕业生回县城,以后会不再成为一个新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