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人发〔2006〕59号
关于印发《深圳市人才引进目录编制发布办法》的通知
各区人事局、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自主创新和人才强市战略,保证《深圳市人才引进目录》编制、发布工作科学化、程序化、法定化,根据《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试行)》(深府〔2005〕125号)、《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深发〔2006〕1号)及其配套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制定了《深圳市人才引进目录编制发布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十月十六日
深圳市人才引进目录编制发布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自主创新和人才强市战略,保证《深圳市人才引进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编制、发布工作科学化、程序化、法定化,根据《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试行)》、《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及其配套政策,依据国家、省、市人才调配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人事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人事部门”)编制、修订、发布《目录》的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人才引进,指已在市、区人事部门办理人事立户登记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人事调配政策规定引进国内在职人才和接收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工作。
第四条编制和修订《目录》,应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侧重人才的专业实绩、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质。
编制和修订《目录》要围绕引进有效人才,突出产业导向,突出深圳特色,按照国家、省、市人才调配政策和深圳人口管理政策,根据不同产业和岗位类别,提出拟引进人才的基本条件。
第五条人事部门负责编制、修订、发布《目录》,并监督和检查区级人事主管部门及各用人单位落实《目录》的情况。
第六条《目录》由人事部门每年编制、修订和发布。
第二章内容及体例
第七条《目录》内容应包括:
(一)引进在职人才岗位目录。主要明确产业和行业分类、岗位类别、人才引进条件等。
(二)接收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专业目录。含学科、门类、专业共三级目录。
(三)现行人才引进政策、办事程序等。为方便社会和用人单位参考,《目录》应收录相关政策及办事程序,或明确提示上述内容查询地址。
第八条引进在职人才岗位目录的产业和行业分类,应以深圳现行的重点产业目录为依据,同时要兼顾社会事业、其它相关方面对引进人才的需求。
第九条引进在职人才岗位目录采用表格式,根据不同产业和行业、岗位类别,分别列出引进条件,就人才的学历与知识结构、经历和业绩提出要求。
接收高校应届毕业生专业目录格式,参照人事部门每年发布的接收毕业生政策文件。
第十条引进在职人才岗位目录中,评价在职人才的标准应坚持评价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评价专业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
第十一条引进在职人才岗位目录对在职人才学历、业绩等条件的要求,应本着既重学历、又不唯学历,既重职称、又不唯职称的原则,根据不同岗位对人才需求的侧重点列出素质要件。
第十二条引进在职人才岗位目录,应区分不同层次人才,分别规定相应标准;同时,对引进国内在职人才和海外留学回国人才一视同仁。
第十三条引进在职人才岗位目录中,除对从业年限有特殊要求的岗位外,其它岗位可不对从业年限和资历进行限制。
第十四条引进在职人才岗位目录的岗位类别,应重点列举各产业和行业中主要的或有共通性的岗位类别;所对应的专业背景要求,应依据国家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高校专业目录的学科和门类。
第十五条引进在职人才岗位目录应编列岗位代码,接收高校应届毕业生专业目录应按照国家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专业代码排列。
第三章编制、发布与修订
第十六条《目录》由人事部门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在充分征求用人单位、行业协会、政府其它主管部门、人才代表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据本市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现行人才引进政策拟订。
第十七条人事部门应组建专业机构,负责《目录》的信息收集、文字拟定、补充修订、意见咨询等相关工作。
第十八条人事部门应建立《目录》编制咨询制度,成立由相关行业协会、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人才专家等各方面代表组成的《目录》编制咨询委员会,对《目录》岗位类别的设立、人才标准的拟定、修订等提供咨询论证意见和建议。
第十九条人事部门应当根据本市产业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等客观条件变化情况,对《目录》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和修订。
第二十条本市产业政策或人才引进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人事部门应当自相关政策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目录》的调整、补充、修订和发布工作。
第二十一条《目录》的补充、修订及再发布,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目录》编制和发布的程序进行。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人事调配目录编制△办法通知
深圳市人事局办公室2006年10月16日印发(印1000份)